2026
四月
10
【主日福音分享】|复活节庆期第八日(慈悲主日)(甲年)
主日福音分享
复活节庆期第八日(慈悲主日)(甲年)
主日道理:在伤痕中遇见慈悲的主
亲爱的兄弟姐妹,主内平安!
今天是复活节庆期第八日,教会定为天主慈悲主日(Divina Misericordia),这是圣若望·保禄二世教宗于2000年正式设立的,以回应耶稣藉圣傅天娜修女显现所表达的愿望:在复活节后第一个主日,特别默想天主无限的慈悲。
今天的福音,是主耶稣复活后显现于门徒,特别是对怀疑的多默宗徒的慈悲显现。这段福音不是一个遥远的故事,而是讲述我们的生命、我们的软弱、我们的希望、我们的信德之旅——也是我们如何在痛苦与怀疑中,被主亲自召唤的故事。
一、锁住的门,恐惧的心
福音一开始说:“那一周的第一天黄昏时,门徒们聚在一起,因为怕犹太人,把门户都关上。”(若20:19)
他们曾亲眼看见耶稣行神迹,却在耶稣被捕、受难后失去了信心。如今虽然听说耶稣复活了,却仍旧不敢面对世界,心里充满恐惧与不确定。
这不正是现代教友的写照吗?
我们怕世界的嘲笑,不敢公开信仰;
我们怕失败,不敢顺从召叫;
我们怕伤害,关闭心门;
我们害怕自己的软弱,于是“躲”进安全的“心灵屋子”里。
但弟兄姐妹,主耶稣进来了!不是破门而入,而是穿越障碍,带来平安的主:“愿你们平安!”(20:19)
祂知道我们封闭的心,也不责备,只带着祂的伤痕、祂的慈悲,进入我们的恐惧中。
二、在伤痕中显现慈悲
耶稣并没有掩盖祂的伤痕,而是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。天主的儿子不是以荣耀而来的形象出现,而是以受难者、伤痕累累的身体向门徒显现。
为什么?
因为我们的信德往往不是在荣耀中建立,而是在伤口中生根。祂的伤口,就是我们罪得赦免的泉源。
教理依据:《天主教教理》#622-623:
“耶稣自愿接受死亡,是为爱我们,为赎我们的罪;祂的死亡是为众人的牺牲。”
耶稣没有说:“看,我复活了,我完好如初。”而是说:“来看,我的伤口还在,我愿意为你保留这些爱的印记。”
三、信仰的挣扎:多默的怀疑与转变
多默宗徒在初次显现时不在场。面对其他宗徒的见证,他说:
“除非我用我的手摸他的肋旁,我决不相信。”(20:25)
我们不应轻易批评多默。其实,我们每个人在信仰旅程中,或多或少都有“多默”的影子。我们渴望触摸到真实、看见证据、体验天主。但信仰并不是依靠眼见,而是依靠信赖。
圣奥斯定教父说:
“信仰就是用心去看天主,看见那些肉眼所不能见的。”
耶稣再度显现时,并没有责骂多默,而是慈悲地回应了他的疑惑:“伸出你的手来,摸摸我的肋旁。”这是慈悲的邀请,不是冷漠的要求。
多默最终发出信仰中最深切的呼喊:
“我的主,我的天主!”(20:28)
这是福音中唯一一次直接称呼耶稣为“天主”的宣认!怀疑成了信仰的泉源,因主的慈悲而得以净化与成全。
四、动物故事:野兔的信任
在非洲草原上,有一种野兔,常年被猎捕,它们极其警觉。但研究发现,野兔会在暴风雨过后,寻找猎人的营地边缘睡觉。因为它“知道”那里不会再有危险:猎人刚打猎回来,不会再动手;火堆和人声反而成了安全的象征。
这令人惊讶——在恐惧中,野兔学会信任。
多默也一样,在经历风暴般的怀疑之后,他在主的伤痕中,找到了最深的安全与信赖。
五、圣人故事:圣傅天娜与慈悲耶稣
1930年代,波兰的圣傅天娜修女接受耶稣显现,耶稣要求她传播对祂慈悲的信赖,并画出“慈悲耶稣圣像”:
“耶稣,我信赖你!”
圣傅天娜原是一个无名的修女,体弱多病,但主透过她教导我们:唯有依靠祂的慈悲,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得平安。
她在日记中写道:
“最大的罪人,只要向我的慈悲敞开心扉,就会获得我的怜悯。”
今天,教会在这主日提醒我们:不论你的信德多薄弱、过去多么失败,只要你像多默一样说出:“我的主,我的天主”,你就得到了慈悲!
六、福音生活的实践:从“看见”走向“相信”
主耶稣对多默说:
“你因为看见了我才相信吗?那些没有看见就相信的,才是有福的!”(20:29)
这句话不是在贬低看见,而是引导我们进入成熟的信仰——不是依赖感官,而是出于爱的信赖。
信仰生活五个行动:
定期领圣事,特别是修和圣事:耶稣赐给教会赦罪的权柄(20:23),祂的慈悲透过神父赦罪;
学习默想圣经:耶稣透过圣言向我们显现;
面对怀疑时,不远离团体:像多默第二次在门徒中才遇见主;
在创伤中寻找主的临在:祂的伤痕成了慈悲的泉源;
每天祈祷:“耶稣,我信赖你”——这是慈悲信仰最简明的祈祷。
结语:在伤痕中,燃起信德
亲爱的弟兄姐妹,今天我们看到复活的主不仅是荣耀的主,更是带着伤痕、带着慈悲的主。
让我们像多默一样,向主呼喊:“我的主,我的天主!”
也像圣傅天娜一样,将整颗心交托给祂,说:“耶稣,我信赖你!”
愿主的慈悲更新我们的生命,治愈我们的伤口,点燃我们的信仰。
阿肋路亚,主复活了,祂也慈悲无量!
——小天使神父
